忍不住轉貼昨天中國時報的兩篇文章第一篇我覺得很幽默
第二篇我覺得很實在
中國時報 論壇 930414
我是梁山伯,你是祝英台嗎?
張國立 選舉應該結束了,但又似乎沒結束,上星期遇到朋友,他們很高興的拉我要去喝酒,因為他們是飯粒的。到了酒吧,他們急著問我屬於哪一邊,我一向平和、無為,因此抱持著老子的道家心情回答說,我是飯桶。沒想到根本沒人體會我的幽默,反而罵我,「操,搞半天這小子是飯籃的。」
這也就算了,昨天我又遇到另一批朋友,他們正忙著號召親朋好友五一九要去總統府,見到我也很親熱,要請我吃飯,不過他們也沒忘了問我屬於哪一邊的,我依然善良、無為的說我是飯桶,結果你猜他們怎麼樣?他們也不請我吃飯了,還罵我,「XX,還想騙人,他根本是飯粒的。」
你們看,身為飯桶,酒沒喝到,飯沒吃到,我真是這次選舉的最大的──最大的飯桶呀。
三二○之後,國親各種活動,每個人都在凱達格蘭大道前開罵,好爽。終於阿扁也開始謝票,顯然他憋太久,也江山易改的開罵,也好爽呀,不過不曉得他們知不知道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?
事情是這樣的,大陸的考古學家在浙江寧波發現了梁山伯的墓,而且當地也有個傳說:祝英台原來不是嬌嬌女,而是南北朝時期的女英豪,功夫了得,專劫富濟貧,一偷偷到了馬太守的家,把太守的兒子馬文才給殺了,但她也被抓住,慘遭殺害。當地人感念她的英雌行徑,收殮了她的屍體尋個好地方安葬。一千多年後,寧波出了個縣令叫梁山伯,他在妻子死後一直沒娶,而且勤政愛民的死在任上,埋他時卻意外挖到祝英台的墓,當地人覺得兩個都是好人,乾脆合葬在一起算了。就這樣,從來不認識的梁祝便給寧波人亂點鴛鴦譜的同墓而居,並且衍生出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。
當然,到現在為止,大陸已經找到九個梁祝的墳墓,也有不同的故事出現,我最喜歡的還是上面這個,雖然有點張飛戰岳飛,不過也挺浪漫的。
這裡請飯籃和飯粒,請國親和阿扁都看看這個故事,選都選完了,何必繼續的還要爽,不罵人難道會死人呀。連相差一千多年的梁祝都能合葬在一起,誰曉得以後大家怎麼樣,不如別管是飯籃還是飯粒,該請飯桶喝酒吃飯的還是得請。
喔,你們不懂我為什麼要把飯籃飯粒和梁山伯和祝英台扯到一塊?哎,我的意思是,「堵ㄟ丟」啦,何必搞得大家都像仇人似的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阿扁總統的兩張面孔
中時社論 星期日,陳總統在台南新營對著鄉親痛批連宋「不認輸、不負責、不下台」,星期一回到台北西門町紅樓劇場與青年學子座談時,陳總統又表示願意不設任何立場,與連宋會面,不妨猜猜,連宋的反應會如何?上一回扁連會後立刻宣布核四停建,扁宋會後不久落個「求官」說,兩人面子、裡子全都沒了,這一回就算阿扁總統真的很有心要與兩人會面,難保不讓人懷疑這會是個鴻門宴,那麼誰敢參加?當陳總統在發出邀約的同時,他是否想過二十四小時前他曾怎麼痛罵連宋?將心比心,連宋這回有什麼理由相信應邀見面後會有好下場?
陳總統最讓人困惑的地方就在這裡:他的話,因時因地因對象,同一件事情,語氣可以完全相反、態度可以完全不同,讓人無法正確理解他真正的價值觀是什麼、也不能理解他對一件事情的觀點究竟是什麼?四年來,阿扁讓台灣人民、敵對陣營甚至於自己的同志常常陷入這種不解與迷惑之中,因為不知道他的哪一句話是真的。他可以滿心受教地說要感謝敵人,沒隔多久又憤慨怒斥對手是輸不起、是動亂的根源,然後再用最謙卑的神態回應學子對族群割裂的指責……;彷彿「賽琪小姐」般,一個身體裡裝了太多靈魂,每個靈魂都有各自的聲音,阿扁就經常陷在這些眾聲喧譁裡;而且看起來,他似乎已經愈來愈管不住這些躍躍欲試的聲音。
一個常讓人迷惑的國家領導人,會造成四階段的不利影響。一開始,人民會認真、努力學習猜測,很想猜出這個國家領導人的葫蘆裡到底是賣什麼膏藥,但是,愈猜卻愈覺得像是在做盲目射擊,命中率太低了;於是,迷惑接著變成了「驚訝」,阿扁就像開「surprise par ty」的主人,老是要嚇人一跳,從外交、兩岸、內政、與國親交手到自家黨務,被阿扁驚嚇過的人,加加起來,可以排出長長的一個隊伍;到了第三段,迷惑變成了挫折,因為猜錯、驚訝的次數多不可數,讓若干人感受到無比的挫折,也失去了互動的元氣;最後,迷惑不可避免地成了懷疑,像前蘇聯生物學家巴布洛夫做過的實驗,經過「變來變去」的訓練之後,很多人不自覺對他「在不疑處有疑」,因為有了心理制約,阿扁一說話,有人就會先想,這會不會是騙人的;他有心謙卑,人家也說他是假的,他真心很想感謝敵人,誰敢相信?
這次的槍傷事件所引發的爭議,就是四年來「不信任」一次算總帳的結果,就此單一事件而言,社會的反應或許未見公允,但若是把時間拉長來看,人民的懷疑,未必不是其來有自。因此,阿扁及其幕僚不能也不該僅僅把這件事情視為落敗的一方輸不起,也不能全然怪罪於泛藍的政治操作;應該想想:即使在政治戒嚴的年代,台灣也難得有這麼高度動員的群眾運動,這群人為的是什麼?即使在第一次失去政權的巨痛中,泛藍也無能動員這麼多人走上街頭,為什麼這次能有這麼多人、抗爭這麼久?阿扁必須學習「拋開顏色的迷障」、看見背後所蘊藏的普羅力量。身為一國元首,阿扁毋寧應該要深切反省的是,為什麼自己明明受了傷,卻還是有那麼多人會生出各式各樣的懷疑?若是十個人裡面有一個人懷疑,可能是那個人自己偏執,兩個人,可能是政黨煽動,三個人不相信,那其中也許就有值得注意的訊號了。
阿扁作為一個勝利者、一個受傷者,還要委曲求全地應付那些擾人的質疑與嗆聲,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但畢竟阿扁是最能夠化解這種困境的人,在「司法歸司法」、「政治歸政治」之後,期盼阿扁也能以一個仁者之心出發,忘掉自己是綠軍的總統候選人吧,因為阿扁現在的身分是全民總統,阿扁應自我期許在最短的時間裡,讓那些未曾投他一票的人,也能安心地、甘心地接受他的領導;否則,老是有一半的人要嗆聲,未來四年,他的日子不好過,整個台灣又能好過到哪裡?
COMMENT:
回覆刪除感謝無忌兄好文分享呀..
哈哈..